首页

傲柔女

时间:2025-05-26 03:41:03 作者:非遗走进生活 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开展 浏览量:18164

  中新网岳阳5月24日电 (张雪盈 李盈)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24日在湖南岳阳开展,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洞庭湖畔,共话非遗传承新活力,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,打造文旅融合新体验。

5月24日,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湖南岳阳开展。 主办方供图

  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同处长江中游,山水相依、地域相近、人缘相亲、文脉相通,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、荆楚文化的浪漫奇崛、赣鄱文化的兼收并蓄、徽州文化的崇文重商激荡交融,在长江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。

  自2013年在湖北首次举办,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已成功举办七届。各省非遗从“各美其美”走向“美美与共”协同发展,不仅打造了技艺交流的舞台,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机遇,构建了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科技支撑、全民参与”的非遗保护新模式。

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展出2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。 张雪盈 摄

  本届联展以“我们的节日 人民的非遗”为主题,聚焦非遗与旅游、非遗与科技的深度融合,集中展示了各省推动非遗整体性保护、多元化发展、数智化升级的新成果。

  融入新国风实景与裸眼3D技术的花鼓戏《新刘海砍樵》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丁小妮的“新搭档”AI智能画瓷机器人……活动现场,湘剧、赣剧、徽剧非遗表演同台演绎,恩施玉露、千两茶等非遗技艺传承人现场“斗茶”,通过线上线下展演、展示、展销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,让民众近距离感受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。

  活动还设置了“非遗好物”超市,将岳阳临湘青砖茶、湘西土家织锦耳环、衡阳衡东茶油腐乳、怀化溆浦蔗糖等湖南特色非遗好物“搬”进现实生活,吸引民众围观采购,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。“原来非遗不是遥不可及的展品,更是触手可及的生活。”前往观展的游客刘心说。

  湖南省是非遗大省,非遗资源丰富、门类齐全。据统计,全省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资源29162项,入选各级保护名录的非遗代表性项目6428个,涵盖传统戏剧、传统美术、传统技艺等10大类别。

  活动主办方表示,希望能以本次联展为契机,共促非遗系统性保护、可持续发展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生活,走向年轻人的视野,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十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将“回家”

第四届中国女子围棋名人战由人民日报社、中国围棋协会主办,人民网、人民日报体育部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政府承办。比赛采用三番棋挑战制,冠军奖金25万元人民币,亚军10万元。闭幕颁奖仪式将于31日进行。(完)

伊朗袭击以色列后,内塔尼亚胡首度发声

谈及情谊的延续,苏珊·奥祖克接受采访时表示,这些年,她早已成为一位“讲述者”,特别是奔走于青年群体间,讲述那段血与火铸造的友谊。

黑龙江双鸭山市友谊县发生3.5级地震,震源深度10千米

今年以来,阿里地区持续推动旅游产业升级,以乡村旅游助推旅游经济蓬勃发展,加快推进2个民生实事项目。其中,普兰县仁贡村旅游民俗建设项目,地区配套资金1000万元已核拨至普兰县组织实施;札达县扎布让村现有民宿形象提升和环境提升项目,地区配套资金150万元已核拨至札达县组织实施。同时,编制《关于开发推广阿里特色旅游纪念品奖励办法》,拟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企业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或手工作坊于年底进行奖励补贴。

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沙尘蓝色预警信号

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郎劲松认为,知识的大众化传播,既需要优质的内容供给,也需要探索多样化传播手段。思想交流与分享并不拘泥于参与者、场景、空间,“破圈”的关键在于能否启迪智慧、提升社会认知。

进博会展现“健康未来”

总量提升的同时,三地产业结构也在持续升级。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6.2:35.7:58.1变化为2023年的4.6:27.7:67.7,第三产业比重提高9.6个百分点。其中,北京三产占比保持在八成以上,天津占比超六成,河北突破五成且提升最快,三地三产比重较2013年分别提高5.3个、8.6个和11.4个百分点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